復興安茶,祥源先行
7月9日,“開祁門 見黃山”2023黃山祁門美好生活大灣區邀約會暨“復興安茶·粵見祁香”圓桌論壇在東莞舉行。活動由祁門縣人民政府、黃山市農業農村局、黃山市文旅體局為指導單位,祁門縣農水局、祁門縣文旅體局、祁門縣投資促進局、祁門縣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心主辦,祥源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祁門物華天寶,有著“紅茶之鄉、御醫故里、生態王國”的美譽,近年來,祁門縣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頂格推進“雙招雙引”。在此次的2023黃山祁門美好生活大灣區邀約會上,祁門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江成永就踐行三茶統籌,立足大黃山,打好祁門牌,堅定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茶業富縣、文旅興縣戰略發表講話。
祁門縣文旅體局副局長方雯則向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家們發出邀約,誠邀大家來祁投資興業,成就夢想。
一片茶葉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帶動一方發展,促進一方振興。在中國茶業發展中,祁門占據著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作為世界級的優質茶葉小產區,祁門茶葉的聲望長久不衰。
祁門紅茶名重天下,眾人皆知,而祁門安茶則是繼祁紅后祁門茶葉的又一張新名片。其創制于明代,在祁紅誕生之前,曾聲名顯赫,冠譽廣東、東南亞等地長達百余年;后因戰事影響,一度中斷;上世紀九十年代,安茶復產成功,自此,沉寂近半個多世紀的祁門安茶,重回大眾視野。如今,隨著安茶省級地方標準頒布實施和安茶原產地地理保護產品申報成功,安茶被列入省級新型產業重點推廣項目,發展邁入快車道。
當天的活動上,還舉行了“復興安茶 粵見祁香”圓桌論壇,廣東省茶文化促進會會長蔡金華,廣東省茶葉收藏與鑒賞協會會長陳棟,東莞市茶文化促進會會長粱海潛,東莞市茶葉行業協會主席盧樹勛,國家高級評茶技師、資深茶人葉漢民,祥源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彭學權,分別就安茶復興的歷史意義和未來安茶發展之路,分享了他們的見解和觀點。
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茶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回顧祥源茶品牌發展,講好中國茶故事,讓生活因茶更美好,一直是祥源茶堅守的初心。
作為中國茶行業知名品牌,祥源茶堅持“多品類、小產區”發展戰略,不斷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專業化的個性化需求,充分發掘、提煉不同茶品類的歷史文化價值,并有效地將之與市場和消費者鏈接,每一款產品的誕生都在市場上掀起文化與銷售的熱潮。
早在2012年,祥源茶開始布局祁門紅茶,迄今已十余年之久,秉持“認真做好一杯茶”的理念,祥源茶踏實做產品,扎實做渠道,積累下了豐富的渠道資源和市場經驗。安茶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今又迎來發展新契機,天時地利人和俱備,安茶復興,不僅是祁門茶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一環,更是祥源茶作為一家安徽本土茶企,無法推卸、不可辜負的歷史責任。
未來,祥源茶將利用自身優勢資源,賦能安茶復興,把“祁門安茶”打造成為與“祁紅”齊名的茶葉品類,為粵港澳大灣區茶友提供優質原產地好茶的同時,也為祁門縣的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